温度和培养时间对明胶黏度下降的影响
在明胶中黏度下降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,硬胶囊生产厂对这项指标要求很严格。有些客户要求小于或等于7%,有些客户要求小于或等于5%。轻工业标准QB2354-2005中对黏度下降有明确规定,浓度为6.67%的胶液在37℃下培养24h时,黏度下降值应小于或等于10%。生产过程中细菌污染虽然不是造成黏度下降值偏高唯一因素,但也是主要原因。
为了能在较短的实际内测定出黏度下降值,能否缩短检测时间,又能掌握黏度的下降情况,这样对指导生产和混配明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。为此,本文就黏度下降值在37℃和60℃下进行了实验和对比,并在不同时间下测定了黏度下降值,分析温度对黏度的影响。
1 实验部分
1.1实验仪器
(1)勃氏黏度计(ND-1型);
(2)培养箱(可控制温度37±1℃);
(3)电热恒温水浴(可调节到65±1℃);
(4)秒表。
1.2测试溶液
称取一定量的商品干胶,配制成6.67%的胶液300ml,测定黏度和黏度下降值。
1.3实验方法
(1)不同温度下黏度下降值的对比。
(2)样品的采集:21个样品是在一段时间内随机取得的。
(3)将采集的样品按QB2354-2005中黏度测定方法,分别配制成6.67%的胶液,测定黏度后再分别放置在37℃的培养箱内培养24h,60℃的培养箱内培养18h。然后分别测定黏度,计算黏度下降值。
1.4结果与讨论
21个样品在37℃的培养箱内培养24h和60℃的培养箱内培养18h的黏度下降值。
为考察黏度下降值于培养时间的关系,按照 QB2354-2005中黏度测定方法,用6.67%浓度的胶液在37℃下进行培养,从培养3h后开始测定,每间隔3h测定一次。
从黏度下降对比值和结果来看,同意浓度(6.67%)的胶液,在两个不同温度下培养后黏度下降值不相同,这可能与胶的熵、焓及微生物有关。
从结果分析,60℃下培养18h测得的黏度下降值小于20%,30℃下培养24h后黏度值都小于10%。如果生产中半成品明胶按60℃培养18h,测定黏度下降值,这样从实际上缩短了6h,既指导了生产的需要,也能满足明胶的混配要求。
随着时间的不同,黏度下降值逐渐增大。而且增加的速度较缓慢。但黏度下降值是否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而有更大的变化,还需要更多的实验